政治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8省2185户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建浩,殷浩栋,汪三贵,朱烈夫 - 中国扶贫研究院 - 05月21日

摘要:
采用八省 2185 户微观调查农户数据剖析了农户两种政治社会资本对其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交易成本是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主要因素,非正规金融借贷是农户首选贷款渠道,其贷款的交易成本低于正规金融。亲戚朋友拥有干部身份的农户,其正规金融借贷具有资金成本和信息成本优势;而家庭成员拥有干部身份的农户,其非正规金融借贷具有多种交易成本优势。实证分析表明,内在政治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借贷而不影响正规金融借贷,外延政治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正规金融借贷而不影响非正规金融借贷。创新农户借贷担保机制、降低农户借贷成本是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政治社会资本;农户借贷;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
作者简介:
王建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殷浩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汪三贵(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朱烈夫(四川省农业厅)
内容: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完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扩展和农户生产经营转型,农户借贷需求不断扩大,借贷可得性、及时性变得尤为重要。农村普遍存在包含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二元金融结构,金融具有追求最大化收益和“嫌贫爱富”的天然特征,农户的资本禀赋不足与农业生产高风险、低收益的特性导致了正规金融对农户的借贷配给。根植于地缘、血缘和业缘等社会关系的非正规金融因门槛低、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势在农村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而正规金融不断抽取农村金融资本,成了“汲取型”的服务部门。农户借贷方式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资本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政治社会资本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本类型,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 部分文献涉及农户政治社会资本,并未进行深入探讨,尚缺乏一致性结论。例如刘荣茂、陈丹临( 2014) 对江苏省农户借贷的实证分析发现干部身份显著影响农户非正规金融借贷,而不影响正规金融借贷取得 ; 而甘涛( 2016) 对安徽和河南两省农户的实证分析结果则相反,认为干部身份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借贷,而不影响其非正规金融借贷。理论上,政治社会资本所附加的强关系,较之普通类型的社会资本更具有影响力,也是农户社会资本差异的重要来源,进而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更明显。较高政治社会资本存量的农户可以软化借贷约束、内化一些借贷成本; 因此有必要验证拥有不同政治社会资本农户的借贷行为差异。基于此,文中借鉴现有研究成果,重视农村社会中农户政治社会资本的显著差别,以湖南、湖北、甘肃等八省 2185 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借贷两方面入手,实证分析其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深入探讨农户政治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以求为破解农户借贷约束困境、改善农户借贷环境提供相关建议。

 

01数据来源

文中所用数据来自2016 年7月在湖南、湖北、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八省所进行的抽样调查,每省选取两县,每县选择三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5个自然村,调查农户采用分层等距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每村抽取10~12户农户,样本数据经过整理,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剩余2185个样本。

 

02农户借贷特征 

1农户借贷来源与规模

非正规金融借贷是农户借贷的主要来源,占据农村借贷市场的主体地位。从贷款人次看,87.24% 的农户选择非正规金融借贷,17.81% 的农户选择正规金融借贷,5% 左右的农户同时使用过两种借贷方式; 样本中农村干部户较少,贷款的干部户数不足贷款总户数的 1 /5。从贷款规模看,非正规金融借贷占据主体地位,贷款总规模达到 1604.1 万元,占农村贷款市场的 74.49% ; 正规金融贷款总规模为 549.3 万元,占贷款市场的 25.51% ; 干部家庭及亲朋在政府部门工作家庭选择正规金融借贷的比例及规模均高于普通农户。从贷款均值看,正规金融借贷均值远高于非正规金融。干部家庭及亲朋在政府部门工作家庭的借款均值高于普通农户近5000元; 亲朋在政府部门工作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均值超过普通农户5445.53元,干部家庭非正规金融贷款比普通农户高出520.61元。

2农户借贷成本

农户正规金融借贷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资金成本和信息成本均高于非正规金融借贷,干部家庭和亲朋在政府工作家庭贷款的交易成本总体低于普通农户。具体来看,非正规金融借贷的时间成本低于正规金融,尤其干部家庭的非正规金融借贷只需2.3天,及时性非常高。非正规金融借贷的交通成本明显低于正规金融,前者交通成本在10元左右,后者则超过25元。非正规金融借贷的资金成本远远低于正规金融借贷,前者几乎无利率,后者利率在 5% 左右。干部家庭的非正规金融借贷全部无利息,亲朋在政府工作家庭的利率仅为0.04%,因为非正规金融借贷中86.34% 为私人无息贷款。亲朋在政府工作家庭的正规借贷利率最低,干部家庭的正规金融借贷的利率与普通农户接近。正规金融借贷的信息成本明显高于非正规借贷。由此可见,非正规金融借贷不仅是农村借贷的主体,也是农户借贷的首选,而干部家庭在非正规金融借贷中的交易成本优势尤为明显,亲朋在政府工作家庭在正规借贷中具有一定信息成本和资金成本优势( 表 2) 。

 

03讨论

政治社会资本以个人政治地位为基础,主要通过形成极强的个人关系网络发挥作用。并非每个农户家庭都具有政治社会资本,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只有极少数农村精英能够成为领导干部或在政府部门工作,在村中具有极高的政治权力与社会地位。外延政治社会资本的影响力较之内在政治社会资本偏弱,农户即使具有这类资本,但能发挥的作用相差明显,常见描述某人“路子广”、“后台硬”之类语言就能体现出农户之间的政治社会资本存在较大差别。内在政治社会资本和外延政治社会资本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农户借贷行为也具有不同的影响。

内在政治社会资本属于农户家庭的核心政治社会资本,其赋予农户以下特征: 1) 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声望,二者皆由政治权力赋予; 2) 拥有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因为政治权力、社会地位及声望都会拓宽个人关系网络、增多人际交往; 3) 具有较高收入,一方面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政治权利使其更容易获取其他好处。外延政治社会资本属于农户家庭的附加政治社会资本,其作用弱于内在政治社会资本,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农户在村中的社会地位与声望、拓宽人际交流网络。政治社会资本随时间不断变动,三个特征相互交叉影响,最终使农户的政治社会资本不断提升,拉大与普通农户政治社会资本的差距。

政治社会资本赋予农户的三个特征,依次给予农户信用保障、担保保障和资金保障。内在政治社会资本使农户在当地极具威望,信任度较高,其本身具有一定抵押物功能,尤其信用保障和资金保障使其比普通农户更易获得也能获得更多非正规借贷; 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使其容易得到借贷担保,加之较高的偿债能力,使其比普通农户更易获得正规借贷。外延政治社会资本意味着农户具有值得正规金融机构信赖的担保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且容易知道贷款政策信息及操作流程,担保保障破除正规金融机构的排斥壁垒,节省了找寻抵押担保的费用,同时内部信息使其贷款流程简单化,节约交易成本,使农户容易获得正规金融贷款; 外延政治社会资本依成员关系的远近而不同,关系疏远的外延政治社会资本对农户人际关系网络及社会地位的提升有限,所以未必比其他农户在非正规金融借贷上具有明显优势。

 

04结 论

文中通过对来自8省2185户农村家庭的入户调查,在细分农户政治社会资本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政治社会资本对农户正规金融借贷和非正规金融借贷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农户借贷需求极大,非正规金融借贷在农村借贷市场中居于主体地位,正规金融借贷依然排斥弱势农户。正规金融借贷的交易成本明显高于非正规金融借贷,利率差别尤为明显。不同类型农户借贷的交易成本不同,干部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的交易成本优势较为明显,而亲戚朋友在政府工作家庭的正规金融借贷具有资金成本和信息成本优势。实证分析表明,内在政治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非正规金融借贷规模,而不影响正规金融借贷规模; 外延政治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正规金融借贷规模,而不影响非正规金融借贷规模。

文中的政策含义在于: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实现普惠金融,关键在于解决正规金融资本与广大弱小农户的对接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农户借贷机制,降低农户借贷的交易成本。第一,逐步完善农户信用体系建设,适度调整信用评估标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提高农户的信用等级和贷款额度。第二,推行以农户信用为基础的借贷担保机制,打破农户缺少抵押、担保的金融排斥壁垒,推进农户互保联保机制,但需要控制担保链的成员规模与贷款额度,以免引发非法集资。第三,发挥政府保障作用,以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建立贷款风险保证金,以担保基金作为偿付资金,降低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贷款违约风险,缓解农户的正规借贷约束。第四,引导“互联网 + ”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既可以改善农村金融基础条件,又可以形成多种金融主体,扩宽贷款来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