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调研组赴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开展深度贫困地区典型村调研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2020年06月19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要求,2018年4月22日至26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乡丰甸村开展深度贫困地区典型村调研。此次调研由我院汪三贵教授带队,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共10人参与调研。

云南省怒江州县情可以概括为“老、少、边、穷”,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区域性贫困问题突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素质型贫困问题突出。特别是居住在澜沧江沿岸的群众基本上为“直过民族”(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和生态脆弱区,扶贫成本高、扶贫成效不明显、脱贫难度大,脱贫成果巩固难。

调研组主要以入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详细了解该村农户收入来源、结构、水平,主食、副食消费和安全饮水情况,服装、鞋被情况,住房安全保障状况,义务教育保障状况,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障政策,以此反映制约深度贫困地区农户收入增长和稳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主要因素。调研组抓住脱贫攻坚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尤其是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重点关注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

为进一步丰富调研成果,调研组与该县分管扶贫的副县长、乡党政班子成员、县委办、县扶贫办、乡项目办、丰甸村相关工作人员等开展座谈会,了解各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规划工作、实施情况、难点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随后,参会人员就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交流发言,提出困难问题和相关意见建议。

汪三贵院长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此行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典型乡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生产生活现状以及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总体来说情况比较乐观,县、乡、村脱贫攻坚发展思路清晰,工作推进顺利,但是离退出的标准和达到2020年脱贫的目标还有差距。

调研组一行在兰坪县副县长(挂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师宋彪的陪同下,还实地参观了兰坪县龙头企业金鼎锌业、通甸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及特色产业示范点,深入了解了兰坪县产业结构、经济水平。

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对典型村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将进一步形成研究报告,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摸清矛盾和工作难点,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对策,真正实现贫困户“不愁吃、不愁穿”,解决好贫困人口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 分享到
下一篇:扶贫理论:贫困理解(消费贫困与收入贫困&绝对贫困)